成為新手媽媽後,很多媽媽可能會經歷「媽媽手」、肩頸痛和腰背痛這三大常見痛症,雖然這些疼痛並不嚴重,但對日常生活和照顧BB時造成不少困擾,下面分享一些預防和緩解這些痛症的小技巧,幫助新手媽媽們舒緩不適。
🤲 手腕拇指疼痛發炎——「媽媽手」
新手媽媽總是非常在意BB的哭鬧,每次看到BB哭泣就忍不住抱起來。很多媽媽在抱BB時容易忽略正確的姿勢,長期使用拇指支撐,導致手腕疼痛及發炎,這就是所謂的「媽媽手」(迪魁文氏症)。如果靜止時拇指和手腕依然感到疼痛,應及早就醫並接受物理治療。
改善方法: 一旦發現有「媽媽手」症狀,應立即停止需要大拇指抓握或抬起物件的手部活動,避免扭轉手腕,同時讓手腕和大拇指充分休息。可以利用冰敷緩解痛楚,並做一些簡單的手部運動,例如將手腕抬高至心臟位置約三十分鐘,每天重複幾次。如果必須使用手腕和拇指工作,可以購買手腕護具。
🍼 抱BB、換尿片引發肩頸痛
初生BB需要大量的照顧,頻繁抱起BB、換尿片、換衣服等動作容易導致頸椎勞損,特別是母乳餵哺的媽媽,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會對頸椎造成很大負擔。
改善方法: 餵BB時,可以將枕頭或抱枕放在手臂下方,避免用頭部遷就BB的位置。同時,每15分鐘做一次簡單的頸部伸展運動,防止頸部肌肉過於緊繃。
🧘♀ 核心肌肉弱導致腰背痛
許多媽媽在懷孕和臨盆前已經出現腰痛,BB出生後母乳餵養或經常坐著哄睡,也會引發腰痛,而隨著BB日漸長大,媽媽們經常抱起BB也會給腰部帶來更大壓力。
改善方法: 為了強化腰部肌肉,新手媽媽應每天進行至少20分鐘的簡單核心運動,加強核心力量,減輕脊椎傷害並保護腰椎。瑜伽和普拉提是很好的選擇。此外,抱起BB時應使用膝蓋彎曲而不是彎腰,以「深蹲」姿勢抱起BB,避免彎腰伸長手臂去抱。
以上係小編各位新手媽媽的一些小建議,如果痛症持續及沒有改善,就要積極尋求醫生或物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士協助,不要忽視任何痛症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