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媽媽產後的調養固然重要,但產後覆診同樣不可忽視,不論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,媽媽們都應在產後4-6週覆診,以下是產後必做的8項檢查,幫助媽媽們全面了解產後的身體狀況。
1. 傷口復原狀況 🩹
無論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,產後都會留下傷口。自然產的會陰傷口需要特別注意照護,避免感染;剖腹產的開刀傷口則需用敷料保護。如果有紅腫、疼痛或異常分泌物,應立即就醫。
2. 子宮檢查 🏥
生完BB後的4-6週,子宮會恢復到孕前的尺寸,因此需檢查子宮的復原情況,包括子宮收縮、產後惡露顏色(應為乳白或透明)、是否有殘餘組織或血塊等。
3. 乳房發炎檢查 🍼
產後,媽媽的乳房會因應哺乳需求變得豐滿、脹大,如果擠奶和哺餵的方法不正確,可能會導致乳腺阻塞、塞奶、乳腺炎等問題,嚴重時需立即就醫並接受治療。
4. 血糖、血壓指數 🩸
產後媽媽需持續追蹤血糖和血壓,由於照顧BB和哺乳可能導致作息不規律、飲食不健康,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血糖和血壓指數。
5. 子宮頸抹片檢查 🌺
自然產需進行內診了解子宮收縮和傷口復原情況。若惡露已排乾淨,會建議做子宮頸抹片檢查。剖腹產的媽媽則為健康起見,醫生也會建議進行檢查。
6. 骨盆與肌肉檢查 🦴
懷孕期間和自然產時,BB通過產道可能會對骨盆底肌肉和神經造成損傷,導致陰道鬆弛、膀胱或子宮脫垂、尿失禁等問題。媽媽們可多做凱格爾運動(Pelvic floor exercise)幫助恢復。
7. 骨質密度檢查 💪
懷孕和哺乳期間,鈣質攝取不足可能導致體內鈣質流失,增加日後骨質疏鬆的風險。媽媽們應在產後檢查骨質密度,並適度補鈣。
8. 產後情緒問題 😊
產後媽媽的情緒需多加關注。由於壓力大、體型變化和睡眠不足,容易導致產後憂鬱。建議回診時由伴侶陪同,了解媽媽的身心狀況,協助調適。
希望能幫助各位新手媽媽們在產後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,如果有任何問題,可以向醫生、陪月員及專業人士尋求協助喔!👩🍼❤️